頸椎病治療應及時,不可怠慢!
患有頸椎病的人通常是頸部活動受限,作頸部旋轉或活動可引起眩暈、惡心或心慌等癥狀;部分病人在患側鎖骨上聽診檢查能聽到椎動脈因為扭曲、血流受阻引起的雜音。后頸部拇指觸診能摸及患椎向一側呈旋轉移位,同時棘突及移位的關節突關節部有明顯壓痛。因此,頸椎病治療應及時,不可怠慢!
調整睡姿與枕頭:首先注意保持正確的睡姿,正確的睡姿應該是仰臥與左、右側側臥這三種姿勢相互交替,避免長時間單一睡姿而導致人體生物力學結構失衡,俯臥或半俯臥(又稱過度側臥)壓迫心肺乳房并扭曲頸椎、壓迫肩關節和臂神經應予避免。所以正確的枕頭,應該能同時符合仰臥與側臥的生理要求。人在仰臥時佳的枕頭高度為零,因為墊高頭部必然導致屈頸(即低頭),而低頭有損頸椎正常的生理曲度,甚至可能導致頸椎生理曲度的反張(或稱反弓),佳的做法是在頸后部加墊一個高度適宜的小枕以托起頸椎,以保持頸椎的生理性前凸(前屈)。而側臥時,由于面部到肩部之間存在較大的垂直距離,為彌補這一距離,根據體型不同,應該使用12-25cm高的枕頭,才能保持頸椎不產生側向扭曲,如身高160-170cm的亞洲成人在側臥時應當使用17-20cm高度的枕頭,同時好還要有角度方面的配合,才可以保證頸椎在側臥時保持順直,推薦使用由中國學者發明的睡姿枕,這種枕頭是目前國際上唯一符合上述要求的枕頭,其缺點是初期使用時部分人可能需要較長的適應時間。枕頭的高度亦受床墊軟硬度的影響,若床墊過軟將導致身體下陷,使枕頭高度變相增加,推薦使用硬板床。
糾正工作中的不良體位:長時間低頭工作者,應定時做抬頭鍛煉,亦可增加工作臺面高度,盡量減少低頭的幅度。長時間固定姿勢工作者,也應定時活動頸部,鍛煉增強頸背部肌肉。
增強肌肉鍛煉:坐位或俯臥位,雙上肢伸直并置于身后,雙手十指交叉(交叉困難者亦可不交叉),雙臂努力后伸,同時盡大努力抬頭(宜緩慢),將后頸部肌肉及雙肩胛骨間肌肉盡力繃緊,持續10秒鐘后停止并恢復正常體位,盡力放松繃緊的肌肉,休息10秒鐘后再次進行上述鍛煉,反復鍛煉至感覺疲勞或微出汗時即可停止,不宜一次鍛煉過度,每天可進行3-5次鍛煉,此鍛煉不應在站立位進行,以免萬一因頭暈而跌倒,經常進行此鍛煉將有效促進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并強化相關肌肉強度,增強頸椎穩定性,頸椎骨結核、骨腫瘤、骨折患者等特殊疾病者禁止進行頸部鍛煉。
頸椎病的預防,應從病因及發病誘因兩方面采取措施,以有效地降低發病率和防止已治愈患者的復發。頸椎是脊柱的一部分,要從脊柱的整體加以預防。如果已是頸椎病患者,頸椎病治療應及時,不可怠慢,!
- 上一條: 煙熏爐的結構特點有哪些
- 下一條: 溶氣氣浮機出現的故障及解決方法有哪些?